作者:信義國中藍詩晴
「你在看什麼,你為什麼不去讀書?」、「要考試了,先不要看了。」、「又在看漫畫,考是看漫畫內容嗎?」諸如此類的話語大家多少有聽過吧?
漫畫小說,真無營養?
這種事情也常發生在我身上,我一度的想要反抗但卻一次次被考試成績壓得閉嘴。今天聽完演講的我,又不禁將存在肚中的問題反芻出來思考——「漫畫、輕小說,真的是沒有營養嗎?」
誰人認可?何謂值得?
目前許多學校圖書館常因為輕小說的存在而困擾,近年來教育部、坊間(包括今天的演講)都大力推動閱讀,閱讀是件好事,但是什麼才是「有營養」、「值得學生看」的書?
刻板印象,未諳三昧
這是件難界定的事情。有些家長認為輕小說和漫畫是同性質的東西,並將其與「無價值」三個字畫上等號,他們不了解其中的含意、寓意,往往認為劉墉、吳承恩、賈柏斯、散文、古文、傳記,才是有用的書籍;在他們的刻板印象中,輕小說只含了「肉」、「圖片」、「娛樂」,其餘無他。
輕小說的確只包含了「肉」(色情)、「萌」(有魅力的地方)、「燃」(娛樂性、打鬥),但這些表面只是劇情的佐料。
值得思考的「營養部分」是塞在容易入口的劇情中,角色事件的觀點、因為身世而產生的理念、對那個世界的看法、角色和角色之間因為價值觀不同的爭執、哪件事情影響了誰,角色跟人一樣想法理念是會隨著事情衝擊而改變,裡頭所體會到邏輯不全然是正確的,但多數仍是可以套入正常生活中的,並且得到更深的體悟。
引用自:http://i.imgur.com/flizlPD.jpg |
輕小說、漫畫得到的理論不完全是黑暗的,拆野拆替老師的《第九號 愛麗絲》除了的新童話之外,裡面包覆了角色與角色間的信賴,以及互相瞞騙的事實。
引用自:http://www.rorostore.com/media/products/10.06.27/_____________________1.jpg |
成田良悟老師筆下的《無頭騎士異聞錄》,俯瞰整個池袋的龐大故事,每件事情是有連鎖反應,每個人的命運錯綜複雜的纏在一起,內部闡述著扭曲的愛、變質的友情、狂熱於觀察人類的各種情感,併挑引起人類紛爭的人(複雜、矛盾、扭曲)。
http://i.ytimg.com/vi/toPhLcuohqI/maxresdefault.jpg |
Jin桑(自然)的小說《陽炎眩亂》(又名:陽炎days、蜉蝣days,動畫名:目隱城市的飾演者),雖然Jin在搞笑得部分拿捏得不是很好,但是他在做劇情時,讓兩個關係親密的人做「二選一的選擇」,一個人將會永遠困在8月15日的那一天(DAYS)中,另一個人將重新過輪迴的生活,日常中我們不會有這麼誇大的問題,但是「兩難」、「選擇」經常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屏障。
引用自:http://www.spp.com.tw/images/cover/25037862b.jpg |
綾里惠史老師的處女作《BAD事件簿》以不合理的事件探討人命的價值,整系列中主角小田桐不諒解這些輕易想殺人的變態,與輕易的想要死亡瘋子。
漫畫和小說同理,它們是和「經典」讀物有出入的,它們傳達的知識理論是要自己體會的,輕小說不是沒有營養,而是「不能只吸收輕小說的知識」。